信誉楼40年长盛不衰的生意经
戚德志
1984年,信誉楼从河北黄骅新华路上一家小卖场起步。40年后的今天,信誉楼已拥有43家门店,员工约4万人。2023年销售额达到236.27亿元。以线下零售遭遇电商冲击、百货和大卖场式微、社区团购分流等一系列变故最为剧烈的2012年为起点,信誉楼销售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,中国连锁百强排名从2012年的第84位逐年攀升至2022年的第32位,被曾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的裴亮赞为“百强企业中绝无仅有的长跑冠军”。
信誉楼之所以40年持续稳健发展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做企业而不是赚钱上。遵循规律,注重过程,不懈怠,不冒进,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。
找准定位,抗拒诱惑 1999年,创始人张洪瑞确立了企业定位(以百货零售业为主,向连锁经营方向发展,决不涉足高风险投资领域)和发展原则(夯实基础,把握规律,顺其自然,留有余地),到20多年后的今天,一字未动。第一,抗拒金钱暴利的诱惑;第二,抗拒短期利益的“点子”的诱惑。信誉楼保持着平均每年不到两家新店的开店节奏。
留有余地,忌盈戒满 张洪瑞用“留有余地”诠释了中国哲学中最重要概念之一的“度”,并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专注、坚定,坚决不做违背规律的事情。他反对满负荷工作法,认为依靠拼搏取得的成就是不会长久的,主张工作生活有规律,有节奏,张弛有度。信誉楼不提倡加班,倡导轻松高效地干好工作;春节假日关门停业,让员工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。
信誉楼的核心价值观是“追求价值最大化,而不是利润最大化”。张洪瑞认为:“只有切实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着想,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,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。”
为员工着想 张洪瑞创办企业的初衷,不是为了赚钱发财,而是“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,享有成功人生”。在企业愿景中,信誉楼明确将员工列在第一位。它实行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,企业利润除用于发展之外,都合理地分配给员工。
通过建设教学型组织,信誉楼确立了多形式的终身学习体系。公司把员工能力的增长作为对主管评价的主要方面。公司鼓励大家在试错中成长,同时,用人是要用其长,而非用其短。信誉楼在为员工安排工作,考虑其日后发展时,都会考虑他的特长是什么,他以后干什么工作最合适,让他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。
为顾客着想 信誉楼推行视客为友营销法,把顾客当成自己最亲近的同学、朋友或者亲人。商品能不能卖出去与导购员的收入没有关系,重点是要能满足他们买到合适商品的要求。导购员既要尊重顾客意愿,不强行推销,又要主动热情,当顾客拿不定主意时,应主动推荐,甚至帮顾客拍板。
信誉楼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:哪怕责任在顾客,信誉楼也必须把理让给顾客。这样做看似会吃点儿小亏,但长期坚持将心比心,信誉楼得到的是比什么都珍贵的信誉。
为供应商着想 让供应商有利可图,始终是信誉楼与供应商打交道坚持的原则。在这一原则下,信誉楼规定:不搞代销,不拖欠供应商货款,不向供应商转嫁风险;不接受供应商回扣,纯洁合作关系;不接受供应商宴请,避免给供应商造成麻烦;做供方心目中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。
为商界同仁着想 张洪瑞一直强调:“真正的强大不是消灭对手,而是练好内功,在保持自己不败的基础上与对手共同发展壮大。”信誉楼不搞恶性竞争,不参与商战,更不以把对手打败为荣耀,而是倡导与众多商家一起,取长补短,互相学习,合作双赢,共同培育潜在市场,共同做大商业“蛋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