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的:数字化转型“三级跳”
作者简介:陈雪频,智慧云创始合伙人,上海国资研究院数字化转型中心执行主任,著有《一本书读懂数字化转型》(机械工业出版社,2021年)。
美的数字化转型始于2012年,至今已进入第5个阶段。每个阶段的转型都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,每个阶段遇到的挑战也各有不同。
为了方便理解,我把美的数字化转型的5个阶段合并为3个阶段,分别称为数字化转型1.0、2.0和3.0。
数字化1.0:信息系统一致化
2012年对美的来说压力很大。在外部,由于消费者对家电的要求越来越高,美的面临很大的同行竞争压力。同时,天猫、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,也给自建渠道为主的美的带来很大的渠道压力。
在内部,美的有十几个事业部,每个事业部有自己的系统、数据和流程,光ERP(企业资源规划)系统就有6种不同的选型,事业部之间数据也没有打通。那时美的集团准备整体上市,光是做财务报表就遇到了很大挑战。
为了集团整体上市,也为了打破事业部之间孤立和分散的困境,美的决定整合所有事业部的信息系统,并把这次变革称为“632项目”。也就是说,所有事业部都采用同样的6个运营系统、3个管理平台和2个技术平台,确保一致性。
从2012年到2015年,美的用了近3年时间,把整个“632”系统落实在各个事业部。之后,无论是数字化建设还是项目建设,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各种数字化能力的提升。
数字化2.0:数据驱动的C2M
到了2015年,在统一信息系统的基础上,美的尝试了一段时间的“+互联网”,然后决定在内部全面推行C2M,从传统的“以产定销”转型为“以销定产”,让消费者数据驱动企业的经营生产。
在美的内部,这种以客户为导向的产销模式被称为“T+3”模式。“T+3”模式要求所有订单来自一线,有了订单以后,工厂才组织备料、生产、发货等。这就要求全价值链拉通,管理要精细化,产品要精简、标准化、通用化、柔性制造,交付流程也要优化,确保缩短交货周期,降低库存成本。
2015年,美的在洗衣机事业部试点“T+3”模式,获得了初步成效。2016年,“T+3”模式在整个集团全面推广。该模式极大地减少了库存,比如,美的洗衣机的仓库面积在巅峰时期有120万平方米,后来逐渐缩减至10万平方米,基本上3天就能完成物流周转。
数字化3.0:工业互联网
2018年初,在美的空调广州南沙智慧工厂,美的开始了工业互联网的尝试。公司通过智能网关技术,把41类189台设备连接起来,具备了工业互联网的硬件能力。
除了硬件之外,美的还在数字化转型中积累了软件能力,再加上在制造业近50年的经验,就形成了一个“硬件、软件、制造业”三位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。
2018年10月,美的发布了M.IoT美的工业互联网1.0。2020年11月,美的又发布了美的工业互联网2.0。通过这次升级,美的工业互联网形成了“四横八纵”的赋能制造业升级转型格局。
在美的数字化3.0阶段,另一个重头戏就是美的对5G技术的广泛应用。
2019年,美的联合华为和中国电信,打造了国内首批5G工厂。到目前,美的已经在7个厂区试点了“5G+智慧工厂网络”,并经过反复摸索,发现了20多个5G应用场景,最后落地了11个场景,如网络融合、品质检测、云化PLC、安防等。
组织和领导力的挑战
美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数字化技术。但是,真正决定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并不是技术,而是人的思维意识的改变,以及组织方面的变革。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,美的要求组织、文化和人才管理更具有弹性,构建一个适应变革的高效和敏捷的组织,打造用户导向和价值驱动的文化氛围,建立一套数字化核心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机制。
美的数字化转型已历经9年,前后投入120多亿元,但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认为,这条路还没到终点,他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转型彻底改变美的的商业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