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瑞新能源: 破局商用物流车

 

作者简介:正月,《商业评论》编辑

 

汽车行业正在面临大变局。电动智能汽车正在成为传统汽车厂商转型的目标,大众、福特、通用等汽车厂商纷纷开启自己的电动汽车之路。沃尔沃也在近期宣布到2030年成为全电动化的汽车公司。

 

新兴电动汽车厂商在以更快的速度拥抱变革。2020年底发布的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.0》提出,到2035年,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全面建成,产业生态健全完善,整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,高度自动驾驶网联汽车大规模应用。这是继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)》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.0》之后,又一个市场利好政策。

 

在这种大背景下,开瑞新能源作为奇瑞汽车集团的旗下品牌,在商用物流车领域,正在利用新技术重构“人、车、货”,以构建新的商业模式。在商用车行业,数据智能化升级和绿色能源使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。智能化对于整个商用车行业来说,不只是简单的更新换代,更是深层次的变革。

 

开瑞新能源的商用物流车具备了绿色能源和智能化升级的基础。现在,开瑞新能源正在借助车辆可信数据的价值,在相应授权、数据安全以及合规之上形成商业模式的创新,建立涵盖制造商、服务商、经销商、运营商在内的跨行业协作生态网络。

 

从生产商到运营商

 

汽车厂商的传统业务模式是,整车生产出来后,通过销售渠道售卖给终端用户。车企和终端用户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。通过重构“人、车、货”三者关系,开瑞新能源试图用一种新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
 

近几年,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迅速,城市内短途运输需求持续增加,具有零排放、适合短途配送等特点的新能源物流车,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。整个市场呈现向好发展态势,相关政策也在积极助推市场增长。

 

开瑞新能源物流车在2017年11月上市之后,2年时间迅速上升到细分市场第一的行业地位。这类定位城市配送体系的新能源物流车,成为了菜鸟物流等主流配送商的选择。

 

 

在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之后,开瑞新能源意识到,在数字经济浪潮中,需要重新对自己进行战略定位。“2020年是中国数字经济元年,主机厂传统的渠道分销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,特别是商用属性的物流车、网约车。

 

开瑞新能源认为,只有从过往的服务于车转变为服务于人才能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。”奇瑞商用车副总经理、开瑞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胡湘成,这样表述公司的定位。

 

开瑞新能源希望将主机厂、资产方、保险方、维修方、物流方、终端用户等连接起来,打造以终端用户为核心的物流生态体系。2019年6月28日,开瑞新能源的首家创新4S店“深圳中造开新工坊”正式开业。

 

与传统的4S店不同,开新工坊瞄准的是新能源物流车运营的行业痛点,通过提供新能源产品、金融服务、运营平台、服务保障、司机之家等业务赋能,“围绕人、车、货、钱,在传统的4S店基础上,为司机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”。

 

通过开新工坊的平台系统,可以看到当下物流车辆的运营情况,比如里程、车辆分布、运营率等,还可以针对车辆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警,包括违章、年检、保险等,降低运营风险。

 

同时,结合司机端的小程序应用,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司机的需求,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,比如维修平台预约、充电站地图等,提升物流效率。

 

而在车辆控制上,平台也可以通过车身传感器识别驾驶员身份,并对运输过程中的车速进行限速管理,提高运营安全。在货物分配上,可以利用大数据调控相关货物存量,创造运输机会。

 

 

用物联网+区块链建立人车新关联

 

在服务司机群体的过程中,开瑞新能源注意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——商用车领域普遍缺乏信任机制,影响了行业各方的高效协同,整个行业的规范化也因此受阻。

 

开瑞新能源发现,司机群体有购车需求,有强烈的致富意愿,愿意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打拼未来,但他们普遍出身农村,没有使用信用卡的习惯,缺乏征信记录,并且缺少可抵押的个人资产。很显然,传统的消费贷授信无法涵盖这类白手起家群体。

 

与此同时,无论是菜鸟等依托电商平台发展起来的新兴物流企业,还是邮政等传统物流企业,都面临着物流车辆的运营管理问题。物流企业以往普遍自己购置车辆,然后雇佣司机进行物流配送。

 

但是,由于车辆不属于司机个人,就会出现几个司机轮班使用一辆车的现象。在这种情况下,司机对车辆的爱惜程度有限,常常出现保养不佳、相互推卸责任等管理问题,直接影响配送效率。

 

可见,司机自持车辆成为双方共同的需求。为此,开瑞新能源在2019年和很多金融机构接触,希望找到适合司机群体融资租赁的金融服务,但现实中这类服务非常少,并且标准不断变动,业务时断时续,无法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。

 

在开瑞新能源为解决行业难题而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的同时,蚂蚁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也在谋求利用物联网(IOT)、区块链、大数据等新兴技术,在相关法规框架及数据安全的保障之下,助力各行各业破解行业痛点。

 

针对开瑞新能源面临的难题,蚂蚁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,在与整车厂商、物流企业、司机、金融机构等多方调研和研讨之后,提出了一种技术驱动的信任逻辑。

 

他们以区块链和IOT技术结合的可信设备生态服务为目标,通过基于设备身份的信任、基于时间位置轨迹的信任,以及基于新能源电池的信任等源头可信技术,实现司机配送活动的数字化,用数据体现司机可变现的劳动能力。

 

这样一来,借助源头可信、实时可控和多维可验的“蚂蚁链IOT链机”技术,就可以为金融机构的授信提供可信数据支撑,让司机的实际劳动能力成为金融机构判断其贷款偿还能力的基础。

 

 

这就是蚂蚁链金融产品总经理杨俊和产品经理灵芸所构想的“物联网+区块链”和金融链的双链运营模式:

 

  • 一条链是“数据链”,借助在车辆中放置的设备收集相关信息,在区块链上进行可信并不可篡改地保存,最后形成完整的“人与车”的行为轨迹,将“物联网+区块链”形成的数据提供给金融机构。

     

  • 另一条链是“金融链”,在可信数据的基础上,进行判断并产生授信贷款,为这类原本授信资质不足但前景看好的劳动者提供金融服务。

 

实现这个构想需要“链机”技术,即配备物联网设备的机器与区块链技术相互连通。在蚂蚁链高级技术专家吴莹强看来,这项技术最重要的是解决区块链上链前的数据可信问题。如果数据源头不可信,将其上传到不可更改的区块链上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。

 

在车联网的环境中,这项被叫作“车链通”的技术在整车中进行嵌入后,车辆就成了数据链条上的一个物理节点,其产生的数据具有不可修改性,而司机要做的就是通过支付宝进行一下身份核验,操作很简单。

 

当然,在实践中,将“车链通”技术嵌入整车,是个不小的挑战。吴莹强说:“这当中面临两个现实问题。第一个问题是整车环境受限,如何在设计完整的车辆系统中进行嵌入。第二个问题是环境多变,如何在各种极端环境下保持运行的安全和稳定。”

 

但是,对于汽车厂商,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厂商来说,数字化浪潮势在必行。借助数字化建立信任平台机制,从而产生多方协作的机会,这是未来趋势

 

经过与开瑞新能源汽车专家的多轮探讨之后,蚂蚁的技术团队克服环境复杂、技术难度高的挑战,最终选择将“车链通”程序模块嵌入在汽车前端控制器内。这项工作从汽车研发阶段就开始讨论并实施,最后在整车生产线上得以实现。

 

这个程序模块能够构建基于位置和电池的双重信任。

 

基于位置的信任,是指能够将车辆的运行速度、方向、运营路线等数据实施上链,金融机构就可以据此判定司机能否得到稳定的合法收入,实际劳动能力如何,进而判断其有无偿还能力。

 

基于电池的信任,是指能够记录车主出行所使用的绿色新能源数据,这些数据可以成为改进电池技术、为车主提供节碳减排等相关服务的出发点。

 

蚂蚁链的双链运营解决方案与开瑞新能源面临的行业难题,可谓衔接得“天衣无缝”。开瑞新能源也由此成为了“第一个吃‘双链’螃蟹”的新能源汽车厂商。

 

经过谨慎评估、履行招投标手续、法务合规以及实地测试之后,2021年1月,双链项目上线。3月初为期一周的小范围“试单”优化之后,4月在广州、深圳等地正式向经销商进行推广,然后在用户反馈的基础上,分批推向全国市场。

 

预计2021年全年,上链设备数可达10,000辆(其中,B端4,000〜5,000辆,C端5,000〜6,000辆),上链设备总价值10亿元,上链车辆运营里程数1亿公里(5,000辆车折算),可减少碳排放量约等于883吨标准煤。

 

 

勾画绿色商业未来

 

金融授信只是上链的第一步。构建基于车辆的源头可信数据,实现车辆的数字化和物联网化,正在成为创新商业模式的基础。这也正是蚂蚁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的愿景——用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实现产业融合,让虚拟经济有效作用于实体经济

 

例如,在新能源汽车市场,二手车交易尚未形成,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才刚刚崛起,另一方面是因为无法评估新能源车辆的电池使用状况。现在,在物联网+区块链的赋能下,就可以掌握电池使用的可靠数据,准确分析和预测电池的未来寿命,从而可以形成相对公允的定价模式,推动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发展。

 

此外,在未来,当电池使用数据积累到一定数量后,通过数据分析,企业还可以推出“电池银行”等新型服务,让绿色能源的使用者将自己对碳中和所做的贡献像钱一样存在“银行”,并由此得到相应的奖励。而雇佣新能源汽车司机的物流企业,也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中享受一定优惠。

 

可以预见,基于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而形成的源头可信数据,将使企业获得一种新的增长引擎,能够衍生出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服务场景,也让多方协作的绿色产业充满巨大的想象空间。

 

 

原文《开瑞新能源:破局商用物流车》

刊登在《商业评论》2021年7月号

 

评论

从服务于车,到服务于人。
2021-07-22 11:34

相关内容

本页面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商业评论网立场。

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“零售君”(lingshoujun2018)或“商评小微”(xmi8607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