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未来零售:解锁新零售的关键模式》

 

【基本信息】

 

书名:未来零售:解锁新零售的关键模式

作者:殷晖 乔培臻 俞书琪 著  

出版社:浙江大学出版社

策划方: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

出版时间:2021.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ISBN:978-7-308-21041-6

 

【内容简介】

 

“新零售”概念提出至今,各家零售企业已触发了一系列迭代动作,而突如其来的疫情,更是给整个新零售行业按下了“快进键”,特殊环境下,需求侧被改变、线上订单量暴增,使得线上线下的边界又一次被打破。

由此看来,中国零售企业应当自觉放慢脚步,步入反思之年。过去绕了哪些弯路?未来的方向又在哪里?如何寻找更合适的商业模式?

 

本书聚焦中国零售行业的变革节点,立足零售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,从价值链、供应链、零售场景、下沉市场、零售模式、组织变革和未来新样态7个方面,分析了国内外丰富的新零售企业案例,内容包含各企业或成功或失败的变革尝试,旨在为读者提供实际、可落地的破局之策,帮助从业者回归新零售本质,助力零售业打造未来新样态。

 

【作者简介】

 

殷晖,经济学硕士,曾供职于国内一线移动设备制造企业和头部互联网电商企业。有10年的用户研究工作经验,7年的互联网产品产品经理工作经验。是新零售理论的探索者,是电商零售能力输出的实践者,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零售能力输出产品——品加的创始人。主导了品加产品的规划、商业模式设计、业务需求分析、功能规划和具体实施交付。

 

乔培臻,金融学硕士,苏宁易购科技集团CTO办公室高级业务架构师。负责并主导苏宁零售能力输出的业务架构,规划和设计苏宁零售核心战略,作为核心规划团队参与家乐福融合、苏宁小店、小店加盟、星河云、品加等多个苏宁核心项目。对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的业务逻辑、系统架构和数据交互较了解,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。

 

俞书琪,南京大学出版硕士,媒体编辑、作家。先后在新华社、阅文集团、苏宁集团从事品牌传播工作,曾担任多个新媒体大号主编,在报刊、杂志、新媒体平台发表过数百篇作品。

 

【名人推荐】

 

本书的影响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长,为新零售的下半场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,很高兴他能把经验分享给更多人。希望大家在阅读中有所裨益!

 

—— 乔新亮

彩食鲜CTO、腾讯云最具价值专家、环球易购前CTO

 

“新零售”似乎是个不再新潮也不那么让人有怀想空间的概念了,这个认知,在我读了《未来零售:解锁新零售的关键模式》这本书之后,被打破。三位作者针对当下流行与新兴的零售企业发展案例进行了解析,并从它们实践的细节和结果中抽丝剥茧出具有普适性的借鉴之处,让我耳目一新。

 

—— 杨海平

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 

与其说这是一本新零售理论的全面论述的书,不如说这是一堂生动的新零售领域的MBA课程。这本书无论对创业者,还是正在探索新零售的行业高管和企业家,以及普通的新零售爱好者,都将会有深刻的启发和触动。

 

—— 宋加磊

原苏宁云运营总监、原海信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负责人

 

【目录】

 

第一章 群雄逐鹿新零售

第一节 盒马鲜生来了 /015

第二节 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背后的逻辑 /023

第三节 拼多多的后起神话 /030

第四节 天猫与考拉海购牵手:流量平台的扩张 /039

 

第二章 价值链整合

第一节 小米高坪效、多爆款背后的秘密 /049

第二节 直播带货的下半场 /057

第三节 玉子屋:重服务渠道的价值体现 /064

 

第三章 提高供应链效率

第一节 从卫生纸一窥电商和Costco的模式优劣 /075

第二节 从京东的发展看供应链整合 /083

第三节 C2M的谎言与真相 /091

 

第四章 合建场景与渠道

第一节 小红书的困境 /103

第二节 网红书店为什么红 /111

第三节 Hygge店,零售新基建的启示 /117

 

第五章 把握近邻渠道

第一节 商超业态改造的方向 /129

第二节 罗森:商区便利店的经营思考 /135

第三节 苏宁小店:苏宁价值链离消费者最近的场景 /142

 

第六章 线下零售智能化

第一节 线下门店智能化的必要性 /153

第二节 线下零售智能化路径 /159

 

第七章 新零售的未来

第一节 新关系:服务变革 /175

第二节 新角色:场景革命 /183

第三节 新连接:算法革命 /194

第四节 新业态:体验革命 /209

第五节 新融合:价值变革 /216

 

总结 /231

后记一 /232

后记二 /235

致谢 /238

 

【序】

 

崭新的零售时代

 

当你初见这本书的书名,肯定以为我们无非是新瓶装旧酒,又要再讲一遍“新零售”的陈词滥调。

 

确实,自新零售概念提出之日起,各路人马的解读、定义便层出不穷,然而大家又各执一词,缺乏对问题本质的客观认知和深层次的剖析,反而让人越看越迷糊。

 

这正是我们写这本书的初衷—— 一句话将新零售是什么说清楚。

 

“新零售”概念之辩

 

先来看一个源自商务部的官方定义: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,以行业降本增效为目的,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要素全面更新的零售。“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”的说法,听起来太过狭隘,况且到底是指哪些行业,难道仅仅是指零售行业吗?在笔者看来,新零售需要多产业要素的整合和协同,以实现降本增效,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。

 

几大主流电商渠道,阿里、苏宁、京东也各执一词。

 

虽然“新零售”一词源于阿里,但即便是其内部人士,在不同体系、不同时段也会做出不同的表述。马云应该知道通盘全貌,但马云也没给大家完整地上过这堂课。

 

苏宁近年来一直追求的智慧门店、智慧零售,将新零售理解为: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深度结合,实现感知消费者需求、预测消费趋势,从而引导生产制造,提供多样化、个性化服务。但如若仅仅谈论技术,未免太过小气。

 

引导生产制造的出发点是什么?是渠道(零售商)还是消费者?这一点如果未能理清,恐怕又要重蹈传统零售的覆辙。要知道,渠道从自身利益出发误导生产制造,正是传统零售内在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。所以,新零售必须强调以消费者为导向。

 

京东对新零售的定义是:第四次零售革命下,基础设置变得可塑化、智能化、协同化,实现成本、效率和体验的升级。即使是京东这样极具狼性的创新企业,目光也仍局限在零售行业自身的发展上。但是,新零售涉及多产业协同,绝不仅仅是零售行业自身的事。

 

另外,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的小米,其构建的生态系统非常具有场景价值。但小米认为,新零售的本质是改善效率,通过产品升级,释放消费者的购买需求。实际上,小米的定义存在本末倒置的嫌疑,应该是通过释放用户需求,来带动产品升级。

 

笔者无意“批判”各大巨头的“新零售”布局来哗众取宠,只是希望抛开五花八门的技术,跳出具体商业结构和模式的限制,从商业本质出发,告诉用户,新零售究竟是什么。

 

而在谈论新零售之前,我们得先从传统零售开始谈起。毕竟,只有明确了矛盾,才能明确被变革的对象和革命的受益者。

 

曾经的增长传奇

 

中国人一直爱用“沧海桑田”来描述世事的巨大变化,只不过,这样的演化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光阴。

 

改革开放以来,一切更迭得更快,大众更习惯用另一个形容词“日新月异” 去感叹以日为单位不断刷新纪录的中国速度。特别是中国经济,上演了令世界瞩目的增长传奇,一改积贫积弱的面貌,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·贝尔将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:前工业社会、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。他认为以服务为基础的后工业社会,最重要的发展因素将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,而是信息。

 

中国经济在短短 40 多年内,便经历了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时代,到零售业崛起的后工业时代(消费时代)两个高速发展阶段的转型。

 

中国工业时代

 

20 世纪 70 年代,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,与此同时,西方也进入新一轮的创新周期。依托西方创新技术与国内进步生产力的结合,中国制造业得以飞速发展,成为 GDP 增长的第一推动力。

 

此阶段,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由海外市场需求驱动,因为中国的劳动力、资源成本与国外相比具有明显的低价优势,国内低端产品和国外高端产品形成互补,从而很大一部分 GDP 依靠出口外贸来拉动增长。但步入 21 世纪之后,特别是经过 2008 年经济危机,国际和国内贸易环境都发生了变化。一方面是作为经济增长动力“三驾马车”之一的出口受阻,外国经济形势普遍低迷,开始抵制中国出口。此外,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,全球制造业逐渐向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国家转移。

 

另外,此前国内零售市场做得并不好,随着内需的持续扩大,国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,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也面临着升级,中国开始扩建零售基础,经济步入了第二个飞速发展阶段。

 

中国消费时代

 

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 20 年工业时代的发展,带来工业、制造业能力的飞跃,后 20 年中国则步入了后工业时代,形成了统一繁荣的消费大市场,“消费”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。

 

与国内蓬勃旺盛的消费需求共生共荣的,是阿里、京东、苏宁、拼多多等零售渠道的飞速发展。它们日益精进的渠道覆盖、逐渐完善的零售基础能力建设,实现了对规模消费需求的满足。并且带来了高效而低廉的信息交互服务,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、购物方式、支付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 

互联网电商的强劲动力与层出不穷的创新能力,让大众以为,繁荣的景象仍然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。然而,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,经济增速不可避免地开始放缓。

 

从宏观数字来看,2015 年,中国全年经济增速为 6.9%,正式进入“6时代”,及至 2019 年增速为 6.1%。而开年不利的 2020 年,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全球的影响,预测增速还会更加低缓。

 

以微观视角审视身边,近两年社会上冒出很多声音,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经营者纷纷诉苦“做生意难”,因为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日益减少,盈利空间持续压缩。

 

面对这样的困惑,我们需要认识到更深层次的原因:这是工业时代和消费时代的发展动能几近完全释放的结果,也是这两个阶段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矛盾的爆发。

评论

作者:殷晖 乔培臻 俞书琪
出版社:浙江大学出版社
2021-04-30 10:50

相关内容

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商业评论网立场。

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“零售君”(lingshoujun2018)或“商评小微”(xmi8607)。